母校汉江师范学院迎来120年华诞,作为120年来的一个“过客”,一个在母校摇篮里成长的学子,一个曾经在母校学习在母校执教在母校任职在母校度过了25个春秋的学人,总觉得应该为她写点什么,以浅薄的文字记下一些依稀的影像,以淡淡的幽思说说那悠悠的岁月……
我与母校结缘始于1978年春。
1977年冬,因“文革”中断十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使我有幸与570万考生一起重新步入考场,又有幸与27万新生一起于1978年的初春成为“文革”后第一批进入新时期大学的学人,那时通知书上的校名为“华中师范学院郧阳分院”,翌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郧阳师范专科学校”。
记得当年入校200多人,分为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个系,报到时,我的名字是新生名单上的第一个,之后,我被编入中文系七七一班。而之前我则是一个有三年下乡生活经历的知青,因此,后来做教师,与历届新生在课堂上第一次见面,我总是用一句话概括并介绍自己:“我是一个跟上了上山下乡末班车,又赶上了恢复高考制度早班车的一个读书人。”
作家王蒙在20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小说《春之声》结尾,曾描述一列西去的火车,说其拖挂的车皮十分破旧,但火车头是全新的。小说的这个结尾引起了许多读者的臆测,用这个意象来形容新建的郧阳师专,是再恰当不过了。“文革”后,一切百废待兴,草创的中文系,教师队伍基本是拼凑起来的,课程体系没有设计不说,教材亦是七拼八凑,有些课程一时开不起来,还有些课程快讲完了,也不见教材的影踪。有些教学资料干脆就由学生自己刻印,甚而有的教材学生自己持有学校却无力购置。于是便出现了一种教者自教、学者自学的格局,这也就有了后来所说的“集十年之大成”的“文革”后“新三届”群体之谓,也有了“这三届的教学质量不代表本校实际教学水平”的说法。
当然,最值得记述的首先是当年的一批老师们,他们既是时代的不幸者又是幸运者。十年动乱,曾经使他们教无所教,依无所依;“文革”之后,则使他们焕发青春,重新出发。所不同的是,许多老师已是早生华发,两鬓染霜。然而,那时的每个老师却是十分敬业,十分投入,正所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教授“古典文学”的于宝成老师为人古板,课堂上讲到“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时,亦能哑然窃笑,感染学生。教“外国文学”的龙兆修老师口中一连串的大师名称以及介绍的一部部世界名著,时常诱惑学生下课就奔图书馆,去查阅《十日谈》《浮士德》《唐璜》《战争与和平》与《复活》。教”文艺理论”的吴坚老师一会儿讲别林斯基,一会儿说到车尔尼雪夫斯基,一会儿又跳到杜勃罗留波夫,引导学生在思想的空间翱翔,在理论的园地驰骋。教“元明清文学”的孟进厚老师课堂上口吐莲花,将元曲、杂剧,还有《红楼梦》里的名诗名句倒背如流,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极大兴趣。讲述“中国现当代文学”而充满儒雅之气的章诗圣老师往讲台一站就是学者的一派风度。教“中学教法学”的轩辕安稳老师对教师内涵与行为的阐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人。还有讲唐诗宋词的黄汉卿老师,课堂上一边讲李白、苏轼的“诗酒词文”,一边吸呷着小小紫砂壶里的美酒,且操着带有浓浓四川口音的话不断地感叹着“有味儿”,弄得学生十分蒙圈,不知是酒有味儿还是诗有味儿……经历了“文革”,讲坛上的每个老师似乎都在寻找着自己的本色与个性,在那个自由奔放的时代,几乎使每个老师都张扬着自己的灵思与品性,以不同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濡染着孜孜以求的学子,推动着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远航,在学术的山峰上奋力攀登。
最难忘的是彼时的校风与学风。因为十年的荒废,因为十年的禁锢,也因为十年的时间流逝,这群带着不同人生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政治身份、不同思想倾向,也有着各自能量和人生追求的莘莘学子,一下子聚在一起,又一并焕发出巨大的潜能与力量。他们中有多年从教并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带薪中学教师,有爱好哲学刚刚报到就要求学校资助出书的哲思者,有热衷创作的青年文学爱好者,有县级广播站的资深编辑,有现役班长的军人,有法院的法官,有工厂的工人,有供销社主任,有当年人民公社的副书记、团委书记……而现在他们共同的身份则是师专学子,饥肠辘辘,如饥似渴,耽搁了十年时光,一朝获得再学习的机会,每个人恨不得喝令时间退回已逝的青春。白天是饱满的课程,晚上灯火管制,许多人则在自制的煤油灯下继续熬到深夜,路灯下、走廊里、厕所旁,到处都是依着拐手椅的读书者,饭堂里排队打饭或去医务室取药、图书馆查阅资料,也个个惜时如金捧着单词本与书藉在那里阅读,进城购物、看电影,则边走路边温习记诵着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丰富的经历与人生经验,使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或学习习惯。记得当时我有神经衰弱的毛病,灯火管制后时常难以入睡,又痛惜时间之宝贵,于是便把需要记诵的东西用毛笔书写在八开的大白纸上,悬挂在蚊帐内,用一笔形手电,照一下,记一段,熟记一段,再翻一页……夜深人静,心静如水,如此竟记诵了大量今天仍十分受益的经典诗文。
也许是因为不凡的精神经历,也许是出于对真理的追求,也许是初生牛犊不畏虎,这群具有独立思想且有些桀骜不驯的新时代学人,有时也会弄出一些特异的响动与出格的行为,譬如:不满写作老师的批语而在作文的背后作“反批”的叛逆者;或者不中意个别教师的水平而发起“驱人”的“暴力”行为;有的老师谦逊一点,说这个问题你来讲,竟也有人敢登台滔滔不绝;当年曾搞过“批林批孔”运动,现在则登坛为孔子叫屈正名;当年曾评《水浒》批宋江,而今又各抒己见,大谈《水浒》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奇书;当年视《红楼梦》为“才子佳人”的封建小说,现在则将之推上世界文学的峰巅;一部《阿Q正传》读醒了一代学人,使大家明白了“启蒙”的意义;一部《堂吉诃德》使人读懂了什么是“骑士精神”,什么是代表着高度的道德原则、无畏的精神、英雄的行为、正义的坚信、爱情的忠贞以及理想与现实之矛盾……而在“真理标准”的讨论中,似乎“这一代”又自然地分为“左派”和“右派”,彼此展开着激烈的论争……这也许正是陈寅恪先生所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体现,是大学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尽管当时大家尚不知道陈寅恪是何人,对于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理解也没有后来真正读懂大学之后所理解的那么深刻(我在大学后因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以及学术研究与交流的需要,曾以不同方式考察、访问过国内外200多所大学,并撰写了系列论文,在相关高校和江南大学新生研讨课做过“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的专题讲座),但彼时的一些行为在思想上与大师们可谓同出一辙也!现在四十多年过去了,往事并非如烟,当年的一切一切,似乎仍历历在目,让人难忘,让人追怀。
记得后来以师专学历考上武汉大学古典文学研究生,毕业后就职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同班同学陈洪波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武大研究生学习了三年,但真正厚实的专业基础却是在师专三年的扎实学习中获得的。”我留校工作后所教的学生方长安(曾经为我的助教,后来我推荐其攻读武汉大学研究生,现为武大文学院博导),他在武大学习时的导师龙泉明先生曾在与我交流时评价小方说:“方长安的知识结构不错。”而我在师专执教“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时,时常听到学生抱怨:“师专的考试比本科还难。”这些说明什么?我认为,师专的教学与质量其实一直是直追本科的。几十年来,师专所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学人。事实也都证明他们是一代代“等闲若得东风顾,不负春光不负卿”的积极向上、珍惜机会、珍惜时光的达人与奋斗者!
2003年5月,作为时任校长助理,我负责校友会的相关工作,在一次武汉校友联欢会上,我写了一副楹联:“汉江连长江众水共容乃大,郧师通天下一心同创辉煌。”我以为,汉水东流汇入长江乃至奔向大海,正如师专一路前行,由专科而本科,直至成为未来的大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时也”!“势也”!其辉煌的前景是可期也是可达的!
【作者简介】
肖向东祖籍湖南衡阳市,1958年生于湖北郧西,1977年考入郧阳师范专科学校,后获湖北大学本科学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曾赴美国马里兰大学研修访学,多次赴韩国高丽大学、釜山大学、东亚大学、仁济大学、俄罗斯远东大学、台湾中山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巴尔的摩大学、美国海军学院、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问,开展学术交流。
历任郧阳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副书记、副主任、系主任,教务长以及副校级工会主席兼校长助理,获评十堰市首届“十佳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十堰市政府专项津贴专家”,2000年晋升为教授。
2004年2月,以“人才引进”方式进入“211”工程、“985”平台、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南大学,任文学院院长、三级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生导师、食品文化硕博导师、《江南大学学报》编委,同时兼全国一级学会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以及其他10余个全国性学术组织的理事、常务理事。
系国家哲学社科规划办“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特邀学科评估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库成员,教育部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库成员,国家食品安全专家库成员,江苏省高级职称评定专家库成员,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特邀评审专家,中国高校“学术桥”组织特邀评审专家等。
主要著述:《世纪穿行——当代中国文学思想主流与“人学”思潮之演进研究》(国家课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多元的星球——中外食品文化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中国文学历程·当代卷》(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底层文学论集》(人民日报出版社)、《新编中国现代文学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教程》(长江文艺出版社)、《一沙一天国》(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戏剧美育》(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中国语文》(艺术卷,重庆出版社)等各类著述20余部,在《文学评论》《新华文摘》《光明日报》《文艺报》《文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江海学刊》《当代文坛》《西南大学学报》《甘肃社会科学》《河北学刊》《十月》《钟山》《台湾大海洋》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持国家、省、市科研教研课题10余项,获国家、省、市级各类奖励数十项;代表性论文《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被选为2013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题,收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高考语文精选100题》;其传略录入《中国师范教育通览·名家卷》、《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家辞典》(韩文版)、《中国当代知名学者辞典》、《华夏师魂》(光明日报出版社)等。
现担任北京中经创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学术委员兼江南分院院长,世界生态工商业联合会总会名誉主席,重庆美食文化研究会教授级研究员,江苏正方园集团文化顾问等社会职务。